附:英文版、德法文版和德文版评论摘要(3/9)

作品:《兄弟


余华的《兄弟》以宏大的篇幅来叙述重大的历史,文字却极其朴素简洁,所有的注意力像激光灯一样聚焦在几个人物身上,故事内容几乎全部产生在一个小镇。用一种明确如话的语言来叙述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当下跨度如此宏大的故事,而且还要把全部现代中国的历史都囊括进往,这是需要胆量的,当然也需要非惯例的写法。其成果是,我们看到了一部视野很小,内涵很深的大作。余华没有在人物身边产生的重大事件的背景上糟践笔墨,这让宏大的历史变得非常个性化。(美国《 r》 2009年1月)

余华用后现代的路数,嬉笑并不时杂以猥亵地提示我们,当今社会上演了一出虚伪克服真实,山寨克服原版的闹剧。粗俗之人能够成功,是由于他们看穿了精英的假面,最后人人都迷失了方向,没有一个成功者,由于谁都把握不住属于自己的东西。(加拿大《国家邮报》 2009年2月14日)

《兄弟》是今年人们谈论最多的一本来自亚洲的书,于2005年和2006年分高低两部在中国出版,英译本一月底在美国发行……《兄弟》躺在我的案头,它带给我强烈的震动,也引起我心中的共叫。(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 2009年2月28日)

这是一部巨大的书,既写实又带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是一本值得期待的好书……《兄弟》迎头痛击了当代中国的现实。(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 2009年3月1日)

余华非常成功地刻画了文革中令人胆怯的暴力及其对家庭的影响,以及晚近提倡快速致富的中国粗粝的一面,对过往四十年的历史供给了近乎教科书般的叙述。固然小说中的很多情节看似荒谬不经,然而却有着坚实的事实根据。(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09年4月1日)

《兄弟》之所以成为一部杰作,得益于余华表现这种空虚感的奇特方法。在余华看来,这种空虚感完整被身材所操控,没有灵魂,没有智慧,完整属于感官领域的**……余华借此似乎想告诉我们,既然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屡遭挫折,那我们就只能信任自己的身材了。(英国《金融时报》 2009年5月25日)

《兄弟》最有意思的处所也许是它试图赋予中国晚近40年的历史以某种意义。当代中国努力在暴力、哄笑和自嘲的混音中与自身达成让步。(英国《独立报》 2009年6月16日)

自从余华的这部小说问世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和其他国家一样急剧放缓。这可能会让《兄弟》看起来像是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兄弟 最新章节附:英文版、德法文版和德文版评论摘要,网址:https://www.88gp.org/61/616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