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英文版、德法文版和德文版评论摘要(2/9)
作品:《兄弟》雅,书赌气十足,前者象征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后者则代表了被新时代抛在后面的一切。(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2010年1月8日)
《兄弟》不恭地记载了从文化大革命至本日中国繁荣的一切现象。形容李光头臭名昭著的句子同样也实用于这部冷淡而搞笑的史诗性作品:“固然臭名昭著,可自己是一块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美国《纽约客》 2009年2月2日)
年幼的李光头将头伸进公共厕所的洞里,探身到恶臭的粪池上,偷看挡板另一边的女人光屁股。这是余华小说《兄弟》的开头,令人瞠目结舌,又提心吊胆。接下来的六百多页在在是对现代中国的讽刺,给读者以同样的感受……余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素描,其尖锐和蛮横,无人可匹。(美国《时代》周刊 2009年2月26日)
正是这种极端现象,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荒谬感给了余华灵感,促使他写了《兄弟》这部小说……这本书是作者自1992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活着》发表以来最雄心勃勃的一本书。(美国《消息周刊》 2009年3月21日)
余华以哀欢交集的笔触与无所畏惧的叙述,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是如何被打破,又如何得到重建的。不论是写李光头卖褴褛,还是写他运用孙子兵法向刘镇的美女林红求爱,余华在这一人物所有的行动和**中贯穿了人类共同的主线。整部小说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既有历史,又有令人难忘的人物。(美国《出版商周刊》 2008年11月24日)
尽管长达六百多页,却引人进胜,扣人心弦。李光头的暴烈的生命强力已经预示着哀剧的到来,一个大汗淋漓、尖牙利齿的怪物似乎已经从神话世界中显出狰狞面目,小说在此达到了**。这是一部污垢斑斑的巨大作品,无可置疑地堪与左拉、路易-費迪南·賽林和拉伯雷的杰作比肩。(美国《科克斯评论》 2009年2月)
这是一部布满胆怯和**、滑稽和滑头、喧嚣和混乱的小说,一出投机取巧与怜悯同情交集、爱惧交错的哀笑剧,裸露无疑地表现了中国的奋斗与全球化市场病态的狂热。(美国《书目》 2009年1月)
小说基调沉重、内容新异,讲述的是继兄弟宋钢和李光头之间的故事。小说从文革前后开端,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余华创造的饱满的人物形象和饱满的故事情节给小说增长了冷淡与刚强的弦外之音,他通篇都想法采用了他熟悉的冷风趣的伎俩。(美国《图书馆期刊》 2009年2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兄弟 最新章节附:英文版、德法文版和德文版评论摘要,网址:https://www.88gp.org/61/616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