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马卡龙(2/4)

作品:《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在某年的春晚上,由于其形状、颜色很精致,包装精美,加上外国出产,很快就被中产阶层及有消费能力的人追捧。而此时,马卡龙已不仅是吃食,退一步说,好吃与否这时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也不是很重要了。因为马卡龙成了一种“格调”的体现——它是中产及其以上的阶层的文化符号,和中产专用的汽车、专有的住址和住房、所用的手机、从事的工作(医生律师工程师高阶白领公务员)等等,构筑起一整套阶层文化体系。

我们看到人们追逐马卡龙的现象,实际这是在向一种文化体系靠拢的反映。

假设下,如果推荐马卡龙的场合不是春晚而是日夜不休的电视购物广告,推荐马卡龙的人不是刘谦不是董卿;如果马卡龙可以大幅量产,价格下降人人皆可享用,则很快马卡龙就会失宠——中上阶层就去寻找能代表他们价值取向的新符号,因为它失去了这种格调符合的标志。…

回想下,当汽车还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有之时,拥有汽车还是上层的标识。而如今呢?回首自行车的兴衰、手机的兴衰等等,哪个物件不是?

德国社会学大师齐美尔曾经在他的《时尚哲学》里点出过时尚的定义:“求同与人,求异于人。”

这八个字,一样盛行于甜点界中。

如果光从马卡龙本身的味道而言,它或许无法短时间内风靡亚洲。首先马卡龙的味道,正如许多受恋人压迫碍于面子的消费者所言——这么甜到令人恶心的东西,为什么卖得这么贵?

确实,马卡龙它本身的味道确甜到腻人,如果不是非常喜欢吃甜的食客,一般来说是难以接受这个甜度的,即便是糖份狂热者,大抵也厌不下三个以上。

但马卡龙本身作为甜点的存在,却并非如蛋糕等常见的美食一样单独出售,马卡龙活跃在各式西餐厅中,作为极佳的咖啡伴侣,本身马卡龙便需要搭配味道更加低沉的浓缩咖啡一并食用。不妨试试马卡龙配浓缩咖啡之后,再来评价马卡龙的味道,因为马卡龙的起源,本身就是为了配上一杯浓缩极致的咖啡。

苦与甜的极致,二者相互交融,谁也不能离开谁而独立存在,唯有真正享受过这种搭配的人,才能正确定位马卡龙的价值。

继而有言觉得马卡龙难吃的人,怕是并非真的吃到了成功的马卡龙。除了甜到掉牙的味觉体验之外,硬如坚石的口感历来也是人们赋予马卡龙的定义。

在马卡龙的口感评论之中,食客大多褒贬不一,对于同一款甜点却有着两种极端的评价,可想而知其原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美食狂潮料理时代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二章 马卡龙,网址:https://www.88gp.org/1/14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