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冤大头与配额(6/7)

作品:《幻之盛唐

一举三得。

再加上登州至江南海运的兴盛,因此西北路之财货,因此自此通达往来于江南,后来朝廷经略河北各镇的钱粮输供,也是通过这条回程的路线,乃至龙武军在安东派遣军的供给,也是通过这条线,因此运输配额变得不敷使用,紧缺起来。

但是相对民家自己运输,这种官运虽然贵了一些,但是在大宗项目又有无法替代的诸多好处,比如不用过关卡滞留,没有盗匪乱兵之损,负责承运的都是前军人组成的,地方上没人敢乱打主意,因此配额减少,竞争反而劲烈起来。

自从我就任内枢密使后,军队的漕运配额,由兵部的库部、驾部两司具列所需项目,总章参事府进行规划,再报送枢密院审核添减发布,可以说整个过程,都掌握在与我关系密切体系内。

他们之所以跑过来,是因为李揆正在开浚汴水(广济渠)的工程。

(真正的历史上,自从兵乱以来,很久没有整治河道了,到处泥沙淤积,河床堵塞,千里河道变成了浅水滩,水路运输犹如旱地行船。再有就是百姓死伤流亡过半,人工奇缺。三是盗贼蜂起,沿河两岸到处是匪徒巢穴。四是沿岸驻军多为骄兵悍将,粮米经过,马上截留。在这种情况下,恢复漕运谈何容易,乃至史称斗钱运斗米。运输成本已经高得令人无法接受。朝廷也因此陷入财政周转困难的恶性循环 )

由于唐代每年输往京师的漕粮于春上自江南起运,四月由淮入汴,因正逢枯水期,“多属汴河乾浅,又般运停留,至六七月始至河口,即逢黄河水涨,才能出行,期间等待空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逐渐被新兴海运取代,但是随着国力的恢复,南北输通的巨大需求,光靠海运还是无法满足。

因此疏浚加深汴水方便行船的同时,李揆还刚刚在阻隔白沟水与黄河支流之间的大虎岭下,挖通了一条一里半,约三丈宽六尺深的并渠,以分流其运,由此粗估汴州到长安之间的运量,又可以增加半成,不要小看这半成,就算分配给枢密院一半,也是数十万石的配额。

此外,为了满足新增漕运配额的需求,李揆还放出风来,打算从沿海各州定造五百只浅底大船,每船定价400缗,这种船乃是前户部左侍郎兼盐铁转运租庸使刘晏,所设计的超大型的漕船“上门填缺船”,还研究改进了船纤所用的材料,制成坚韧的纤绳,减少纤夫伤亡事故。每船配备30人拉纤,5人撑篙,解决了黄河支流中,船只通行易倾覆的技术难题。为此李揆还请旨,以宰相专断职权,起复了被贬宋州的刘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幻之盛唐 最新章节第四百六十九章 冤大头与配额,网址:https://www.88gp.org/3/398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