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晨间登山且徐行,又闻兰花草余香2(1/3)

作品:《小河无声向东流

一阵风吹过来,轻拂着他的脸,他的眉毛,他的头发,眼前的忽然明亮起来。

他想这是什么地方,风这么大?真舒服。他艰难地努力地抬起了头,随即一阵狂喜,他大声地告诉自己:我爬到山顶了!

虽然到了蓝山峰顶,但是他也没有多余力气想什么“一览众山小”,而是找个平整的石头,一屁股坐下,低着头,一动不动,他觉得自己虚脱了,眼前全是星星闪烁着,

曲志坐在清凉的石头上,沐浴在晨光里,低着头,大口喘着气,汗珠子啪嗒啪嗒地掉着。过了一刻钟左右,他才觉得自己的魂魄兮归来,但是他还是没有任何力气走动,不过精神上恢复了不少。

蓝山顶上山风很大,又急又猛又凉,虽然是初秋的秋老虎季节,可是山顶上哪有老虎的影子,山脚山顶温差总有好几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里的道理讲的就是山上山下的温差,古人诚不我欺哉!

此时,山间清凉晨风里,有美妙轻柔的歌声断断续续地飘忽不定地传到耳边。

山顶上就曲志一个人,而歌声从何而来?所以当曲志听到有歌声传来的时候有些惊奇,又觉得歌声很美,让他心旷神怡,不觉沉醉。

他站了起来,觉得自己基本上已经恢复过来,浑身充满了力气。他知道所谓的极限道理,当突破了某一极限后,人会获得某种难以言说的愉悦,曲志现在就是这样。

休息了二十多分钟后,他觉得自己回来了。他想找找那歌声是从哪个登山口的小路飘过来。

那歌声开始只是一连串的声音,听不清字词,只是若有若无地于晨曦风光里而来。怎么说呢,就是你听到有人弹琴,没人唱歌的感受一样。可是又不一样,因为那声音里是有字词的,声音好像又近了些清晰了些,曲志在山顶上转了一会,终于找到了声音从何而来,是从宿舍区登山路上飘过来的,因为他在宿舍区登山路出口处听到的歌声最为清晰。

有歌声从山脚一路逶迤而来,有人从宿舍区登山而来。原来此处并不是曲志一个人的山顶,这里的风光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蓝山风光。

只是可否借问青山与晨光,曼妙歌声是何人?

他站在出口处,往下看,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意思,看来古人诚不我欺哉!整座山就是一座碧绿的海洋,高树杂草落英,莽莽苍苍,有无尽风光气象于其间,半山腰有一条乳白色丝带盘旋云海里,在晨光里,变幻为五彩斑斓,仿若一条天河,空灵虚幻。观此间万千异象,令人心旷神怡,若有把酒,必有诗篇。

曲志赞叹着,欣喜着,觉得自己不虚此程艰难,不负一路汗水。

那歌声又响起了,距离又近了些,已经偶尔能听得清几个字。他也听的出,此时唱歌的人,登山过程必定艰辛,连那美妙的歌都细若无有,可见其疲惫。

渐渐地,曲志听得出是什么歌了,原来是《兰花草》。

《兰花草》原是胡适所作,那年夏日胡适得兰花草一盆,欢喜照看,至秋仍未开出花来,遂有感而做诗《希望》,后为人改名为《兰花草》并编配成歌为人传唱。一曲《兰花草》,那种心愿未了,牵肠挂肚的淡淡伤感触动了多少人的心扉。

山间晨风里的曼妙歌声又飘扬起来,而且离山顶越来越近,好像她又有了些精神和力气。只听见:“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里,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这四句反反复复地吟唱,听的山中风光都的惆怅不已,但是晨光里却有生机勃勃的意味。

然后歌声没了,却听到有个女子清朗的声音从下面传来:“累死本姑娘啦!”

另一个女子声音接着说道:“你还知道累。每周你都要爬一次蓝山,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河无声向东流 最新章节第三章 晨间登山且徐行,又闻兰花草余香2,网址:https://www.88gp.org/99/992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