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教育啊教育(1/2)
作品:《秦时明月之政》姚贾言语谦逊,毫不居高自傲的姿态让赵悼襄王更为满意,笑道:“先生切莫自谦,以先生之才,天下虽大,无不可为。”
“先生此番辛苦,说服楚魏合纵抗秦,可是只凭三国之力,怕是仍是力有未逮啊。”
“韩国弱小,任由秦国予取予求,韩国的想法并不重要。”
“齐秦又是一向交好,去年联姻合盟,更得秦国相助,想要说服齐国反秦,怕是不易。”
“接下来如何,请先生教我。”
姚贾笑道:“大王英明,所言甚是。”
“不过事已至此,已无齐国可选之路。”
“赵楚魏三国联盟已成,齐国敢说个不字,三国即刻瓜分齐国,如此三国也是再无后患,不用担心正面抗秦,齐国在身后搞鬼。”
“齐国同意合纵,也不求齐国出兵,齐国本就兵力疲弱,心有不服,强令出兵也只会弄巧成拙。但是齐国富庶,要求齐国出钱出粮,资助我等更为妥当。”
“齐国必不敢不从,齐国从之,燕国在此大势之下,自然跟从,韩国也必然跟着反秦,如此一来,大势已成。”
赵悼襄王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大势即便成了,他对和秦国硬碰硬也不抱有什么希望。
怕是真打起来,大家伙儿又是各自为政,甚至一个跑的比一个快,到那时候,赵国只怕更难了。
赵悼襄王还是只想借大势刮盟友壮大自身,削弱竞争对手,只要拿下燕齐,大赵盘踞北方,自然后顾无忧,进退有余。
赵悼襄王笑着缓缓说道:“卿所言有理,然而秦国毕竟强盛,非一战可决也,若只是一时压下其气焰,待秦国缓过气力,大赵必然还是首当其冲,此非长久之策呀。”
“况且若是打退秦国,魏楚收回失地,魏国重复昔日强悍,这也不是一件好事,大赵与魏国多年纷争,更是同列中原,不可不防啊。”
姚贾心中感慨,怪不得合纵之事终不成,且不说各怀鬼胎,武并进,上下同行,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脱离底层啊。
对于这一点,嬴政早就有所考虑。
想想上一世扶苏和胡亥的教育,都是彻底失败的。
子不类父啊!
这一世一定要进行彻底改进,完善教育,完善实践。
嬴政欲建立资正堂,选用儒墨道法兵农纵横阴阳杂,九大流派,选其知识渊博者,分不同学科共同教导,当然,每家也不能只选一个人,起码也要两三人,还要是不同流派的。
所有孩子五岁开始进学,头三年只学儒道两家,八岁以后增添墨法两家,十岁以后全部加上。
而且十岁以后,同龄的孩子都要再分一亩三分地,要共同打理好这一亩三分地,不知五谷,不知农事艰辛,又怎知民力可贵。
十五岁以后,公子就要丢进军中历练,不知兵事,岂能治国?
之后看其表现丢进各部各地方学习治国理政,还要丢去民间游历,了解基层官吏,门门道道不搞清楚,难堪大用。
至于帝王心术,嬴政也准备着手写作帝范了,要详细系统的写一份儿皇帝教科书,哪怕是一些不太体面的也要写进去,不能为了颜面,就不把教育搞好。
后世子孙总有笨蛋,不掰开了揉碎了就搞不明白。
不过这个就不能所有孩子全教了,没什么天赋的,学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学一学诸子百家也就够了。
另外还要将各层官吏古今以来暗地里玩的套路也都要写一册出来,并且时常更新,必须让孩子们都知道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如此,真正制定下的政策才能考虑实际,有效实施,最起码不会轻易被小花招蒙蔽。
数算,经济是必须要教的,做什么事大概花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时明月之政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六章 教育啊教育,网址:https://www.88gp.org/341/341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