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读书明理时不待,说书讲史百倍功!(1/2)
作品:《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难得有人主动提问,萧云觉得应该鼓励一下。>
只要不是存心捣乱,畅所欲言才是一个合理的状态。>
于是朝着张贵招招手,表扬道:“张贵,你表现不错,可以坐到前面来,这样听书的时候更清楚。”>
“好嘞!”张贵当即兴奋的高声回应着,然后屁颠颠的搬到了最前面。>
接着,萧云继续回答张贵之前的问题:“既不是三国,也不是水浒,那都是别人编的故事,宋朝的宋江身边也没有一百单八将。而我要说书,就要说真实发生过的事。”>
“咋就不是真的啊,几辈子之前的事了,谁能说得清真假!”说话的还是张贵,只是这次的声音越说越小,看来他也觉得这样当众质疑萧云的话有些不妥。>
然而萧云不会介意这些,这正是鼓励张贵的用意所在。>
像张贵这样做了几年业余海盗的人来说,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是他们最向往的。所以他们更难接受萧云的说法。>
所以即便张贵不问,萧云也会主动解释。>
因为疑问和怀疑不会因为没人问出口而消除,憋在心里反而容易出问题。>
于是,萧云笑着看向众人,解释道:“你们之前生活在岛上的人,应该很清楚,我是有师承的,名为墨家,到现在已经传承两千多年了!”>
“两千年!我的天老爷!这得是几辈子啊”有人惊呼!>
“我墨家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八十三代!”萧云随意编了个数字。>
嘶!一阵阵抽气声传来,众人皆惊。>
趁热打铁,萧云继续说:“所以我要说的书,是两千年来数百位墨门巨子,数万门人传承下来的,这里讲述了我华夏的由来和诸多英雄豪杰的事迹!从上古到近年来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都不需要询问,看到下面学员的表情,就能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故事有多期待。>
所谓的说书,其实就是萧云用自己的方式整理的华夏历史。>
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会植入自己的观点,传递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民族意识。>
讲奴隶社会的奴隶,讲封建社会的农奴,讲五胡乱华,讲汉人被屠杀。>
总而言之,萧云要讲的是民族的伟大,统治者的卑鄙,文人的虚伪,外族的残暴,百姓的苦难,地主的无耻。>
所说所讲的都与下面的听众息息相关。>
而且有理有据,不会让人觉得这些事是萧云编的,因为他们都有过切身的体验。>
渐渐的,每天晚上说书的听众不再只是军营里的人。>
因为有的学员开始要求让自己不大的孩子也进来听。>
于是萧云说书的地点搬到了营地北门,临时搭建了更宽敞的房间。>
房间里被栅栏隔开,一边是学员,一边是他们的家人。这样的形式必须要有。>
当萧云发现有妇女也在听之后,说书的内容有加入了一些有关女性的故事。>
每天讲完都会留一些时间,让他们提问。>
由于萧云有意识的引导,学员们都习惯了主动提问,甚至另一边的家人们也会偶尔问上两句。>
这天晚上,到了提问的时间。>
由于刚刚讲完,很多人还沉浸在之前的故事里,有人就愤愤不平的问道:“教官,你说的这些惨事,那些读书人都知道吗?”>
提问的这人是后入岛的辽人,名叫张成业,练过武,有功夫底子,训练时的成绩非常好,就是性子比较直。>
萧云看着此人,叹了口气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读书明理时不待,说书讲史百倍功!,网址:https://www.88gp.org/318/3180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