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白那些事儿(4/10)

作品:《幻之盛唐

海内清一,谈笑间之事尔”,显然对自己的才华和未来的前途,充满了自信和自得。

最年轻的杜甫,生性比较敦厚,接着也说“至君尧舜、醇化风俗、济时爱民,不惜此身”,他主张的是王佐奉君,想魏征之流一样,做一面君王的明镜,也算相当的塌塌实实。

到了高适则最低调,只是放下酒杯,笑笑说“古人云,陈力而就列,高某不才,自持才德,得一扬益节度使尔”却是充满了相当的现实和功利的味道,因此被人笑称为——高扬益。

所谓时事弄人,岁月苍茫,以要求最低的高适,反而政治成就最高,两度拜相,数出为节度使,历任扬州大都督、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远远朝过了当初的抱负;

而杜甫虽然一辈子多数时间穷困潦倒,怀才不遇,最后要投靠高适养老,但起码还以出奔西北的义臣身份受到赏识,当过左拾遗、工部员外郎等官职,虽然不太得意,但起码有过报国的机会,世人称之为杜工部;

只有李白同学才情心气最高,却最是时运不济,自被皇帝放逐出长安就运气用光,一直在倒霉,晚年自以为投了明主,结果却是个遗臭万年的叛贼,自己也被当做叛臣一党流放夜郎。

这三个人的志向和境遇,可以代表安史之乱中大多数名士文人的典型。

关于当年李白被逐出长安的内情,我也曾经私下询问过,作为当年重要当事人之一的高力士,这时他也没有那么多顾及,更兼拿钱拿的手软,并没有什么我意料中的,恼羞成怒或者勃然变色的情绪,却是当场就大大的叫起屈来。

“这简直是冤枉死老奴了”

“高公,这是怎么说呢”我心道,难道不是因为你被李白折辱,而向杨太真打小报告说李白做诗,影射她与祸国殃民的赵飞燕相提并论纭纭,而引起的。

“世人皆云,是老奴陷李翰林,可老奴本来只是一个侍人出身,只要能让天家的开心,那区区一点折节,算的什么”他似乎猜出我的想法,摇头晃脑的说“只是老身这辈子,必须当这个恶名了”。

“那又是为何”我心中更惊讶了,还有深入的隐情么。

“谁都知道,长安乃是天子脚下,这中,水深的很”高力士的胖脸,微微露出一丝苦笑

“偏偏这位青莲居士,却是个愣头青”

“适才傲物不算是他的错处。”

“但这天家里的事情,可是那么好参合的”

“你可知道,大名鼎鼎的饮中八仙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幻之盛唐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白那些事儿,网址:https://www.88gp.org/3/398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