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壮士连营候鼓鼙(6/9)

作品:《幻之盛唐

,朝廷许多人的心态,就陷入一种沉浮在猜疑和谨慎的死循环中,也不可避免影响到朝局上来。一方面是对武人专权座大的高度敏感,一方面是对于大军在外,实在鞭长莫及的现实情况。

对待迫于形势不得不为之的放权,以及生怕专任一方积累足够的威望和功勋,而尾大不掉的担心,让的朝廷对待这些将帅的争议一日都没有停息过。

作为这种矛盾和混乱的思想及心态下的产物,是不再轻易授予将帅大局上的全权,对功高德勋的资深将帅,得力部下的刻意分化,遍地新封的节镇军州,以及互不统属的人为混乱。

其中郭子仪的朔方军实力最大,因此是被分化的次数最多,最严重的,如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宿将,都是在朝廷的扶持下,从其帐下自立门户分出来。

而崔圆的山南军,虽然是出自老皇帝的诰命,但西北朝廷借着长安兵败为由,又扶持起一个南阳鲁灵,与之分庭抗礼。

而河北四拄臣之首的河北采访处置使颜真卿就更典型了,虽然来滇、贺兰进明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后进,但是稍微闯出些名气后,朝廷就通过分封、转任、新置军镇等手段,让他们脱离了隶属上关系。

还有李嗣业的河西军,作为最靠近行在的一只大军,长安一败,虽然河西兵未受大损,但是他的亲信骨干都被拆分,以提拔为名进入朝廷任事,本人也被派去协助太子襄赞军事,实际脱离了直接的军权。

而作为另一方当事人,出于有意无意需要避嫌,以及稳妥谨慎自保的想法,让那些将帅随着功勋和资望的积累,在行事上也变的束手束脚起来,每逢重大决策,都宁可冒上丧失战机的风险,先要告请朝廷以避嫌疑。

至于长期以来,信奉小心无大错的,动不动就早请示晚汇报的,所谓三请节度使、四奏将军,更比比皆。这种谨小慎微的心态,反映到朝廷中枢,就变成对战局和目的性的进一步延迟、盲目、混乱和昏聩。

要不然在正常的历史上,也不会下令郭子仪的朔方军放弃在河北收复的失地,为了个微不足道的理由,而回师去保卫远离战场的所谓“西北朝廷的安危”,仅仅是为了抓住这一支边军中,实力最强最精锐的力量。就把郭子仪留在朝廷中枢“军咨国事”,而分其部下各自统军作战,坐待到局面败坏的差不多了,才不得不重新外放出去总领其事。

光看

西北朝廷亲自组织和策划,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耗尽积蓄和民力的数次决定性大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与其大方略上昏聩和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幻之盛唐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章 壮士连营候鼓鼙,网址:https://www.88gp.org/3/398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