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 平州(1/2)
作品:《辽殇》平州,古称卢龙,唐末五代为河北重镇,安禄山造反的发家之地。辽时为南京道的东大门,几年前辽东变乱,南京道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平州。
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李爽原以为平州还没从辽东变乱中喘息过来。一路行来看到的却是田陌纵横,村庄相连,勤劳的农人三五成群在田间劳作着,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变乱过后的迹象。
见李爽对平州的祥和景象感兴趣,身边的郭药师开口说道:“我等自辽东变乱后来到平州,四年前辽东饥民对平州确实有些冲击。近年来我等都约束部众不可扰民,各军营更是择地开垦农田,军垦养兵。更有平州的张大人治民有方,不是我等吹牛,放眼南京道,除析津府和蓟州外,可能就数这平州还算繁华。”
张大人?听了郭药师的话,李爽突然记起历史上在平州的一位牛人来:“现今平州刺史,莫非是张觉?”
“我等客居平州,也多亏张觉大人照应才勉强维持下来。公子知道,我等怨军虽为朝廷募兵,近几年来朝廷却是没有粮饷支应我等。三年前的变乱,也是因为怨军饥寒引起的,多亏当时是今上统领怨军,才使兵变迅速化解。”另一边神情猥亵的刘舜仁抢过话题说。
刘舜仁说的怨军兵变指的是三年前耶律淳处置怨军,怨军部分兵将因无御冬寒衣,突然哗变。耶律淳虽然调兵镇住了怨军,却致辽东几州失去守兵。被金兵趁机占了濠,卫,乾,显等州。与李爽前世了解的历史中的怨军哗变差了迟了两年。其起因和结果却是一样的。
这刘舜仁的这番话,虽然是借机夸赞张觉,但扯出怨军兵变的丑事来,不但揭了怨军的短,还露了耶律淳当年处置怨军的丑,实在是不合时宜,李爽另一边的郭药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平州城外,又立了一帮官员在迎接李爽。李爽自穿越以来。还没受过如此待遇,连忙下马和大家客气。领头的官员果然是平州刺史张觉,后边跟着别驾,长史。司马等一长串的官儿。
张觉在辽金时代也是一个翻云覆雨的风云人物,李爽不敢托大,连忙拱手道:“张大人亲自出城,不是要折杀我么?李爽年幼,何敢劳张大人如此客气。再说。我也是临时经过,哪敢再叨拢地方。”
张觉的年龄和李爽的便宜老子差不多大小,神情举止也是丰逸神俊,和李处温到有几分神似。故而李爽向他以子侄辈自称。
张觉呵呵一笑说:“二郎少年英雄,某是久闻二郎大名。就怕二郎来去匆匆。才赶出城来截住二郎,以暏陛下东床爱婿的风采。”
客气过后。让董小丑,邱飞等人在平州长史和司马的协助下,安排兵马和俘虏的驻扎,自己随张觉和郭药师一干人进了平州城内。
进了州衙,李爽不由得开口赞道:“张大人治州有方,小子一路行来,不管村野的农事,还是州城内的市井,无一不显出一副详和安居的景象。我看这南京道,除析津府外,就数这平州最为繁华。”
李爽的赞赏,张觉却并不领情,笑咪咪地说道:“二郎何必出此违心之言,现今平州,哪能及得上蓟州的一半。就这样也是因为和蓟州接壤,从中多多受益所致。蓟州一地,还不是托二郎的谋划才兴盛起来的?近几年来,蓟州凡有新鲜事物,都会很快传到平州来,而那些事物无一不和二郎有关。二郎可能还不知道,在这平州,不仅仅是我等,就是市井百姓,也都听闻二郎大名,把二郎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听了张觉的话,李爽却是吓了一跳,看看在座的诸位,心中暗想道:我有这么大的名声么?莫不是这家伙在忽悠老子?
“不但百姓,我怨军将士也都久闻详稳大名。当年详稳以孩提之身,平了蓟州的叛乱,还唱了一曲《山坡羊》来,我等怨军都出于辽东饥民,详稳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却是直指我怨军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辽殇 最新章节二一八 平州,网址:https://www.88gp.org/199/19961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