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清算(下)(1/4)

作品:《重生之不嫁良人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彼时逢端午, 他二十七八,她十六七,纤纤素手捧来五色丝缠成的小粽, 口中唤他赋郎。

中原人吃粽子, 咱们西凉国吃不着这个, 赋郎来尝一尝……

她汉话说不好, 带着一丝儿笨拙,语音却是软软的, 仿若春困的小猫。

赋郎, 你教我念诗,我诵经给你听……

她只会诵经, 诵的却是番邦话,他听不懂,却觉得闭目送经的她,无上佛光璀璨。

一页页一张张翻阅着她当年所遗留的学字诗篇,元朔帝心中涌出少年一般的柔情蜜意。

他, 是真真的爱了她一回。

而她,又何尝不是。

他仰头闭目,似乎在规劝泪水回流。

良久才望着案下的一双女儿, 匀了匀气息,沉声道:“来人,将六公主送回宫。”

案前侍候的太监应了, 吩咐两名宫娥将六公主扶起身。

六公主不情愿地起身, 却不甘心只留灵药一人在此, 可望着父皇的神色,她不敢再逗留,只得随着宫娥缓缓走了。

灵药自地衣上收回视线,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元朔帝慢慢摇头,唤她:“小十,这两年你受苦了。”

灵药怔了怔,委屈涌上心头,泪水不受控制地掉落下来。

她本不知上天要她重生是为何。

现下却突然明白了。

她所计较的,自始至终只是三个字。

意难平。

她心中有气,难以平顺。

对父亲的,对卫国公世子的。

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个是她的夫君。

父亲因了两句诗词,疑心了母妃对他的情意,将她舍弃明感寺,不闻不问,仿若从未生过这个女儿。

她之后所有的悲惨,都源自于此。

而卫国公世子,也因着这两句诗的误会,不愿接受这桩婚事,远走边关。

最终陷她于万劫不复。

她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宫娥将哭泣着的十公主扶起,安置在椅上。

她收拾情绪,温声道:“父皇,想来未明宫已有两年未有人出入,女儿在母亲的寝殿找了一架屏风。”

她将屏风的样式细细描绘给了元朔帝听,最后才说出了屏风后绘制的十八地狱图。

元朔帝先是震惊,再是颓然。

“母亲仙逝前,曾夜夜梦魇,想来不仅是这屏风,还有燃香的缘故,只是时日久了,女儿无法查验清晰。而母亲殿中的物品册子,也都消失了,根本查不到是谁送的这架屏风。”她迟疑道,

“我曾去去掖庭寻找母亲当年的宫女内侍,却发现不是放出了宫,便是暴毙而亡……”

她话中有所指,元朔帝听得清明。

“这事儿我也知道。你母妃那段时日睡不好吃不好,每天郁郁的。”元朔帝点头道,又嘱咐宫娥为灵药奉茶,“那架屏风……”

他略一迟疑,却被灵药捕捉到了他眼中的不确定。

灵药不愿追问,轻声道:“父亲,母妃仙逝数年,女儿不愿再提,只求父皇莫要误会母妃对您的一片心意。”她起身拜倒在地,恳切道,“女儿回宫数日,每每睡不成梦,想来是在佛寺住惯了,求父皇允准女儿回明感寺修行。”

元朔帝想到了苏贵妃日日诵经的样子,此时听灵药这般说,也理解了几分。

“你是朕的女儿,是大周的公主,还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你,怎能再去佛寺修行。”他沉吟一时,道,“你想出宫,就得嫁人。起来罢,地上凉。”

灵药一惊,在宫娥的搀扶下站起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不嫁良人 最新章节44.清算(下),网址:https://www.88gp.org/191/1910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