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投躯报明主(中)(2/4)
作品:《唐残》于抗拒太平军的存在,则会被打破寨子之后杀掉头人以下的中上层,而剥夺所有的财产土地,交给附近愿意协力的“友善”村寨。
然后,又在期间优先扶持唐人的聚落和村邑,以为牵制和平衡某一片地域当中的势力平衡。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罕之甚至不惜制造理由和机会来大开杀戒。
比如派兵威胁某个番人势大的聚落,迫使其向附近山中的亲近部落寨垒求援;然后在本地亲附带路党的帮助下设伏以待,痛击而围歼之再将俘虏驱赶到被围困的聚落前,致使其哗然动摇而一举打破。
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夺尽牛马集藏,而拆分丁口、田土并入别处村寨;乃至将被惩罚性处死的头人、长老眷属,发卖于唐人的邑落为驱使。
就这样,在太平军后续的治理力量尚未跟进之际,硬生生的制造出了敌对、中立和亲近、依附等等,不同状态的既得利益阶层,地方传统格局中的割裂与对立。
因此,自从攻入宕州(今甘肃省舟曲县西)境内之后,军中的士委会和各级虞候所属,就不断有频频的抱怨和反馈,称李罕之行事手段过于粗暴酷烈,乃至是存在好杀滥杀的倾向。
周淮安也只能将这些反馈汇集起来而留中不发,至少在征讨完成之前都不方便做出相应的决定来。因为,从基本道德层面上说,李罕之正在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但是太平军后续统治秩序的建立,却是大有好处的。
毕竟,在这个国家民族概念都还未完全成熟,多数人依旧还是在萌萌认知当中,属于“非我族类,其心必殊”的时代;要强求什么超越国家和族群的人道主义情怀和道德观,都是白左式的瞎扯淡。
而推行这种战术的结果,就是这路人马当中的支援火器和炸药、器械的消耗,远比其他地方大得多;原本占据了相当比例的骑兵序列,逐渐也被更多的骑步卒和山兵序列所取代。
因此,如今的陇右道旧属版图内,仅剩下地势更高而相对道路崎岖的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折桥乡后古城村)、廓州(今青海省化隆县群科镇)、鄯州(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等靠近吐蕃故地的州县,尚且未及。
但是据最新收集到的传闻说,逃到当地的西军李明达残部,也开始召集和盟誓当地的羌、浑、党项、乃至是吐蕃遗种的诸多部族,而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附近)的石堡城一带,与太平军决意死战。
这就让周淮安不由考虑起来,是否需要临阵换将的可能性了;毕竟,将这么一个人怨鼎沸的将领继续留在军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残 最新章节第1093章 投躯报明主(中),网址:https://www.88gp.org/17/17312/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