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字经(5)(1/6)
作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周共和[1],始纪年。历宣幽[2],遂东迁。
【注释】
[1]共和:公元前841年,因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镐京,由周公、捎公共同执政,历史上将这一年称为“共和元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2]宣幽:指周宣王、周幽王。
【译文】
我国从周朝共和之年开始有正式纪年。经历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东迁洛阳。
【解读】
周朝第十代的厉王暴虐无道,终于被赶出皇宫,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后来由厉王的儿子宣王继位,到了周幽王时,镐京为犬戎攻破,周朝首都东迁洛阳,称为东周。
周辙东[1],王纲[2]坠[3],逞[4]干戈[5],尚游说[6]。
【注释】
[1]周辙东:指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辙,这里指代车,意为搬迁。[2]王纲:指王朝的统治。[3]坠:衰落。[4]逞:显示、夸耀。[5]干戈:军事力量、武力。[6]游说:政客以口才劝说各诸侯采纳他们的主张献策。
【译文】
自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开始衰落,诸侯国之间时常武力相争,而游说之士们也开始鼓吹、游说,大行其道。
【解读】
周平王国都东迁至洛阳,搬迁过程中秦国、魏国、郑国帮助王室完成了东迁的任务。为了奖赏这几个诸侯国,王室划分了一些区域领土酬谢各有功国,这使得原本在西北一隅的秦国骤然强大,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王室逐渐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诸侯国都想称王称霸,动不动干戈以见,战争连年不绝,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始春秋[1],终战国[2]。五霸[3]强,七雄[4]出。
【注释】
[1]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2]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因当时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而得名。[3]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七雄: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强国。
【译文】
东周分两个时期,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后期称为战国时期。春秋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强称霸。战国时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解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最新章节第6章 三字经(5),网址:https://www.88gp.org/139/139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