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二十九(1/3)
作品:《大唐三帝传》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xiaoshuo”并加关注,给《大唐三帝传》更多支持!
……
是夜。
高阳府中卧房。
听得毗伽奴所报,高阳才闭着眼,由她慢慢替自己揉着双额道:
“这么说……这兰若,却是可信的?”
“正是,荆王府的家生奴才——而且有谣言说她爹只怕不是别人就是荆王呢!”
高阳便忽睁双目,良久才笑道:
“的确……若是本宫那六叔的性子来看……若非他自己的骨血,也不放心搁在这么紧要的地方使……
只是那丫头知道不知道?”
“怎么不知?荆王平日里待她极好。只怕多少也有些心思的……”
“嗯……确是如此。若她此番事成,六叔膝下也薄,只怕便是正殿的命……也罢!既然如此,便留下她罢!
记着,无论她是不是王叔骨血,能被放在这里,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你可得好好待她,明白么?”
“是!”
“还有……明日便往宫里递了表,本宫要去一趟东宫!”
“是!”
……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初一,高阳公主会递疏欲访东宫之时,却忽闻东宫事乱——
太子师,大唐丞相房玄龄,一夕病重!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
太宗闻房玄龄疴重疾沉,乃急召名医为其诊治。且更嘱咐宫中御厨,当日供御膳于房府。更言:
“朕与房相同食,但求上苍怜朕,且借朕之天子福运,助房相延年也!大唐再不可失良相!”
左右闻之,甚感。
又数日后,太宗病体稍安,乃不理左右所劝,执意入房府探视,更着太子李治,日日入房府以视安好。
又数日,房玄龄病疾再重,心知命运至此,乃含泪与诸子道:
“而今天下清平,唯主上东征高丽不止,是为国患……
主上天子威怒,今又无魏征在侧,是故诸臣皆不可犯颜直谏……
然若为父知而不谏,岂非大唐罪人乎?岂非有愧天子恩乎?且一命如此,尚有何求?”
乃挣扎而起,由长子遗直披衣,次子遗爱强助其握笔,颤巍巍书表道:
“国之要事,乃民生安生。今上因天子威怒,意诛高丽而不绝兵戈之事,然天下方定,百姓初安,此事久劳亦必动摇国本。且主上怒火久存于心,必当使龙体有损。若主上龙体有损,则大唐不复安矣!
故臣斗胆请奏,主上隆恩泽世,怜民爱众,当暂息高丽之事。但得大唐安定,百姓宁生,主上康健……臣死而无憾也!”
表成,乃着遗直连夜速奉与太子李治。
李治阅表后,泪如雨下,乃拥表入怀道:
“房相丹心,金日难及其辉也!今若房相有失,大唐乃损重柱!”
遂急入宫内,将表奉与太宗。
太宗阅表,亦大感其心,乃召其女,房玄龄次子遗爱之妻高阳公主入内,携其手,含泪道:
“房相病危至此,但不念己,一心只忧大唐百姓,只忧朕之安康……忠心至此,何人可敌?却不知此番朕苦求上天,得留房相,可否成事……
若果成事,便止高丽之征又待何如?”
乃着公主回府,好生侍奉,又与太子李治同入立政殿,父子同泣,乞盼皇后在天之灵,能再如生前,保得大唐良相。
诸臣闻之,大感其心。乃皆尽心寻良医。
太子李治更令传天下,必寻得孙思邈入宫,再施妙手。然不日后,神医忽传信入东宫,李治阅后,方知神医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三帝传 最新章节金乌渐逝,玉兔初升二十九,网址:https://www.88gp.org/13/1397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