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待价而沽

作品:《百工匠心

接下来的两天鲁善工闭门不出,全心研究胡经印章,通过金手指吸收心得,狂刷一大波经验值。{,很多时候做旧是一种必须手段,目的不是为造假牟利,而是完美重现古人的精神面貌。

这次得到胡经的毕生经验心得,让他的篆刻水平再次飞跃,产生更深刻理解,各种刀法融会贯通,是笔巨大财富,所以才有中自有黄金屋的典故。

因为版本出处的不同,收录文献的多寡,校检程度的精劣,印刷质量的高低,出版时间的早晚等等,就让古籍有足本与残本、精本与劣本、古本与今本、孤本与复本等方面的差别。

杨兰杰还是忍不住,又把十钟山房捧起来,用手慢慢抚摩道:“清以前出版并存世的虽有不少善本,可大多被藏在国家图馆或博物馆里,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中。”

“还有少数在海内外私人藏家手里,也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为唐人写经、宋版残页、元明清前期古籍,可谓乏善可陈,难成系统。”

“剩下大量是清中后期与民国籍,更得让人沙里淘金,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国成体系的精刻本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墨迹本更是近年来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结古代收藏家毕生的心血。如果拍卖场上的墨迹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引起激烈争夺。”

这点不用他说,鲁善工昨天也在网上做好功课,200年2月0日,北宋唐垧致胡宗愈伸慰帖页以928万在道明拍卖成交。

202年5月22日,佳德古籍善本专场上,一件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共册以900万元起拍,经过近70次激烈叫价,传世孤本最终以830万元成交。

最厉害的是203年月,京城匡时拍卖上江南第一藏家,顾氏过云楼将古籍善本推向巅峰,一百七十九种传世古籍最终成交价格达到2.亿,其中失传千年的宋刻本锦绣万花谷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重现天日,引起巨大轰动。

杨兰杰看着鲁善工稳坐钓鱼台的样子,知道对方也是行家,干脆开门见山道:“老弟给句话,要钱还是匀东西,只要有个条件,英古斋志在必得!”

鲁善工摇摇头,笑道:“十钟山房我的确要出手,我要的其实杨哥已经知道不是?”

“鸡血大红袍?”杨兰杰一愣,好像想起什么,随即苦笑道:“要说英古斋也算百年老字号,也经手过不少鸡血石精品,可大红袍……”
本章已完成! 百工匠心 最新章节第136章 待价而沽,网址:https://www.88gp.org/123/12303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