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要爱不要战争(1/3)

作品:《元首的愤怒

2002年,法国电视三台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耻辱的孩子们,第一次向公众讲述了这些二战私生子的故事,这使得许多这样的二战私生子第一次感到自己并不是身份不明的杂种,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现象。

于是,年近六旬的他们开始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寻找到自己的生身父亲或者有血缘ā的亲属。德法两国许多作家和媒体工作者也参与进来,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作家让?保罗?皮卡佩的两本:反映德官和法国女人的私生子故事的《被诅咒的孩子和反映法国劳工和德国女人的故事《爱情有罪——法国劳工的孩子。让?保罗?皮卡佩说,他写这两本是为了证明即使战争也无法剥夺人们相爱的权利。

为了bā这些二战私生子寻根,德人和法国女人的孩子吉奈恩?尼伏娃在2005年创办了战争儿童全国互助会)。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用德语和法语两种语言写满了这些二战私生子对自己异国父亲的怀念和追忆。

“是否我们拥有和您一样的额,一样的眼,一样的呼吸?

是否您温柔又慈祥,或者暴躁又狠毒?

是否有人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您的一切?

穿越您消失的岁月和我们长长的受难,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哦,父亲,

我们逝去的父亲,我们寻找的父亲,我们的德国父亲,

我们爱您。”

尽管对于父亲的记忆十分熹微,甚至这些德法私生子中的绝大部分与自己的生身父亲素未谋面,但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和寻找带给他们生命的男人,因为无论历史怎样被人撰写,他们相信那些带给他们生命的异国男人是一个平凡的好人。一位慈祥的父亲。

正如吉奈恩?尼伏娃所说:“我的父亲是个好人。”

与这些二战私生子对于自己身份的积极追寻和民间历史工作者对真相的挖掘不同。长期以来,德法官方一直对德法私生子èè问题讳莫如深。让?保罗?皮卡佩也承认,在撰写关于德法私生子的两本时,寻找相关的史料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法国。这段历史是被掩盖了的。

许多人认为。法国官方对此避而不谈的原因是法国人只习惯庆祝历史上的光辉时刻。他们宁愿把拿破仑时代的光辉反复咀嚼,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德国占领期间的软弱与失败。

戴高乐在庆祝è的演讲中提到“这次è是全体法国人团结一致战斗的è。”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首的愤怒 最新章节第504章 要爱不要战争,网址:https://www.88gp.org/0/85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