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堪称完美的气动设计(修)(2/3)

作品:《航空崛起

速阶段的气动特性设计。”

宋雨阳点了点头道:“嗯,老师,我记住了。其实通过我也发现,咱们这个飞机总体设计方案,在跨声速范围,升阻比是比较大的,这样飞机阻力也就相对较小,对于这样一架需要长航程的歼击轰炸机来说,这个是很重要的。”

李吉生道:“嗯,非常好,不过咱们国内还是第一次设计这种蝶形机翼,还有全动式的双垂尾,所以这也是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功力的。你们用方法计算出来,机翼、尾翼和垂尾的耦合效应怎么样?”

宋雨阳微微一笑道:“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设计这样的气动外形,但是模拟计算的结果还真的不错呢!无论是0.5马赫还是0.9马赫,还有1.7马赫的条件下,这三个方案,机翼、尾翼和垂尾的流场特性都还比较好,耦合效应都不错!”

李吉生看起来很淡然,其实他内心已经是波澜起伏了,因为这三个设计方案,都是非常超前的,作为一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国内最顶尖的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导师,他又参加过很多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但这样的方案还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这三个方案差别不是很大,特别是那一对明显面积要比22小了很多的,大后掠的外倾双垂尾,绝对是一个大亮点。

这样的垂尾不但减小了面积,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还可能是为了实现战机高攻角的机动性而采用的优化设计方案。

还有和35类似的菱形机头,除了隐身的考虑外,还有一点气动上的作用,就是可以进一步提高战机在高攻角下的稳定性。

整架飞机就是一个升力体,前机身也可以贡献一些升力,这就和以前的歼七歼八,还有歼轰七有着质的飞跃了。

哪怕是国产第三代战斗机歼十飞机,在气动设计方面,也是不能和这三个方案相比的。

虽然歼十战斗机也采用了翼身融合的设计,但是其融合度,还是比不上这三个方案。

采用了进气道,再加上进气道边条,这些与机身完美的融合,完全不亚于国35战斗机的气动设计。

越是深入的讨论,越让李吉生教授,感觉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希望。无论是林鹏,还是他的学生宋雨阳,都是比他想象的要出色。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对于风洞试验的程序和方法,林鹏已经是非常的清楚了,所以他知道李教授说的没错,模型安装是最关键的环节,安装的精度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要在风洞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航空崛起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三章 堪称完美的气动设计(修),网址:https://www.88gp.org/0/82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