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整顿(三)任重而道远(3/4)

作品:《官场之风流人生

与一线职工干部交换的细节处,是完全能看出来的。

徐溪亭也不得不承认,沈淮对炼钢过程及工业管理的通晓,以至还在赵东之上。只用两天的工夫,徐溪亭便能确认,以沈淮的铁腕手段以及对钢厂管理的通晓,想要让梅溪钢铁厂走出泥淖,走上腾飞的轨道,是完全有可能的。

叫徐溪亭心里疑惑疑惑的是:这世人真有所谓的天才吗?

其他人知道沈淮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后,心里倒安然些:海归人才真是不一样啊!

会议室,没有投影仪之类的先进设备,只在墙壁上有块挂板,。

沈淮站起来,拿起粉笔在挂板上写“58”这个数:

“这个数字,相信在位的各位大家都很熟悉。这就是我们厂的人均年产吨钢数。也就是说,梅溪钢铁厂,平均到每个干部职工头上,每年每人只生产58吨钢,这个是最间接衡量钢厂生产效率的指标,”沈淮转过身,看向会议室里的众人,又问道,“这个数字高不高呢?”

沈淮转回身,继续在黑板上参差有致的写下几个数。

“第二个数字,149,是市钢厂去年的人均年产吨钢数……”

“第三个数字,238,是市钢厂历史上的最佳数据;这个数字,恰好也是去年国内效益排前十的钢铁企业平均值……”

“第四个数字,262,是全球钢铁产业的人均年产吨钢数;至于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人均年产吨钢数,还是不写出吧,那个目标太遥远了些……”

写这几个数之后,沈淮又飞快的用彩色粉笔将四个数字串起来,在黑板上画出一副标准的吨钢数曲线图来。

“挂板就这么大,吨钢能耗指标、钢坯成材率等指标图也不够画,但差距有多大,大家心里都应该有数,”沈淮说道,“即便有些人心里没有数,也不打紧;我的要求,是大家从今天之后,要认真工作,认真进修。”

徐溪亭等人的脸滚烫滚烫的。

梅溪钢铁厂所引进的生产线,能够说是国外八十年代初才成熟起来的技术,至少在技术水平上一点都不落后,但发挥出来的生产效率,以至还不到国内一流钢企及国际钢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形成这个局面的情况是多方面:

人浮于事,脱产职工人数几乎与一线工人相等,这个就间接将人均吨钢产量拉低了近一半;

采购环节出面严峻问题,炉料质量差;

工业配套环境差,电力、运力供应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之风流人生 最新章节第五十六章 整顿(三)任重而道远,网址:https://www.88gp.org/0/6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