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冷血的决定(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最好把血流干,尽可能使恢复能力极强的苏联人在短时间之内无暇东顾,并且在战后对中国有所需,是杨震在今后对苏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空气燃料炸弹除了对付坚固工事之外,这种武器最大的威力就是对付装甲集群。虽然单一一种武器不可能会完全的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却会改变一场战役胜利的天平。而这种天平,却可以左右战争的进程。
同意与不同意,在杨震的脑袋里面斗争了良久,最终战略上面的原因还是占据了上风。杨震最终还是决定不同意杜开山的请求。而此时的杨震还不知道,自己因为这个在他看来有些冷血的决定,已经从一名单纯的军事指挥员走到了战略家的层次。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看似很简单的差别,却并不是一道可以随时跨过的门槛。很多人可以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但是在战略层次上却是一辈子也跨不过那道看似简单的门槛。
此时的杨震,眼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集中在战场之上,更多的已经是战场之外了。如果说之前他所做的那些决定,还因为有比别人多几十年的见识的话。现在他已经开始将自己摆在战略层次上思考问题了。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一个战略家之间的区别。
在征求了郭邴勋其他几个人的意见,得知在哈尔滨缴获的那门曰军四百一十毫米超级重炮因为艹作过于繁琐,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无法使用的结果后。杨震亲自给杜开山起草了一封回电。
在回电上,杨震直截了当的告诉杜开山,鉴于曰军东宁要塞所处的地理位置,现在使用一些新式武器是不恰当的。而且这些新式武器由于受到生产能力以及原材料进口因素的制约,产能很低。现在还不到大规模使用的时候。
想了想,杨震将自己在后世了解到的一些对于要塞群的攻坚方法,都转发给了杜开山。尤其是几年后的松山战役那样艰苦卓绝的攻坚战的一些经验,都转给了杜开山。那里的工事群密度以及火力、坚固程度虽然不如东宁要塞大。但地形之复杂,还在东宁要塞之上。
这些经验,加上之前对密山庙岭要塞、鹿鸣台要塞的攻击积累的经验,对于杜开山应该会有一些帮助。除了有些东西还不到曝光的时候之外,杨震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想让自己部队养成单纯依靠火力和新装备的习惯。
发完这封电报,杨震转过头对着身边的郭邴勋道:“老郭,你说我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于冷血?只是为了一件新式武器的保密,宁愿让自己的干部、战士去承担原本不必要的伤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五百四十二章 冷血的决定,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