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妥协(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

要的。

对于苏联人拒绝在每年的产量上设置限制,本就对苏联方面将自己出口的煤炭估算成白菜价相当不满意的杨震,更是无法接受。他认为苏联方面之所以选择这两处的矿产作为交换条件,应该对这两处矿产资源有了相当的了解。至少大致的储量是很清楚的。

相对于国内紧缺的石墨资源,自身有着世界上两个最大煤矿资源,但却多为炼焦煤以及气煤,优质的动力煤储量并不多的苏联人盯上七台河地区的煤矿,恐怕就是看中那里的优质动力煤。

而且对于苏联来说,三十年代新开发的库兹巴斯煤矿生产产能还未上去,其主要产品供应苏联西部工业区,东运数量并不多。而顿涅茨煤矿虽然产量巨大,但是又主要供应自身所在,同样也是苏联最大工业区,乌克兰工业区使用的情况之下,给远东地区找一个可靠的能源来源,已经成为苏联方面非常急迫的事情。

尤其是在顿涅茨煤田距离西部边境过近,整个煤田处于德国轰炸机作战半径之内。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业用煤备用来源,对于苏联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杨震也正是利用这一点着手,改变了自己财政大出血的命运。

但相对于依靠残酷剥削劳工,采矿行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部分为手工艹作的曰本人来说。苏联人的全机械化开采让杨震很是担心。一旦苏联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利用其高度的机械化采矿方式进行破坏姓的开采,会给本身储量远不如苏联几大煤田丰富的七台河地区造成毁灭姓的破坏。

所以杨震在尽量缩短经营权的期限之外,也希望对苏联采矿的力度进行一定的限制。这些矿产资源是上天赐予中华民族的,虽然出于形势的要求,不得不将经营权转给外国人一段时间。但却绝对不能允许对方进行破坏姓的开采。杨震可不想这些后世本应该辉煌的矿山,在自己手中提早进入资源枯竭期。

几十亿吨的储量看起来很大,但是对于每年成千上万吨的开采量来说,这几十亿吨的煤矿资源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如果进行破坏姓的开采,十年之内这些煤矿还能剩下多少,杨震虽然不清楚,但至少大致也能算的出来。

最关键的是,在杨震的盘算中,二百万吨十年之内的产量,即便是按照苏联方面每吨四十卢布低的吓人的定价,也足够偿还在没有产生新贷款之前,自己目前所欠的外债,再多自己就亏大发了。所以杨震希望能够定制一个产量上限。但是他的这个想法,苏联方面却是坚决不同意。

经过一整天的唇枪舌战,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四百九十六章 妥协,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