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成交(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我们的留学生。您也知道,我们穷的很,以美国的生活费用来说,单靠那一百五十万美金的基金,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的。我们必须得弄些外快,才不能让我们这些学生饿到。”
“等战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股票出手的。皮尔逊少校请你转告白宫,我们没有想控制美利坚合众国飞机生产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况且,这些钱投入到这两家公司中,也在另外一个方面会帮助这两家公司壮大不是吗?”
杨震的这个借助股票收益作为支付留学生生活费的想法,早在李延平与他谈中央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派遣一批留学生去欧美发展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杨震看来要么就不派,不与国民政斧抢生意,要派就派的数量多一些。
而所有费用的支付单纯依靠引进机器设备后,已经所剩无几的钱去支付这些留学生的生活费用肯定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钱怎么用最好,自然是让他钱生钱。只有让他继续生钱,才能让这些钱更有价值。守财奴是绝对不能当的,选择一个好的投资方向,在这场美国发了横财战争中,搭顺风车赚上一些,对于杨震来说还是很必要的。
这两家公司在后世可谓是独霸一方,但在眼下群雄并起的美国航空业虽然还没有寇蒂斯公司那么显眼,但其在二战中借助眼光独到的经营方式,迅速的成长并壮大起来。直至最后兼并了美国大部分的航空制造公司。
购买这两家公司的股票,不会像购买专门为陆军生产飞机的寇蒂斯和北美公司那么显眼,也不会像购买专门为美国海军生产飞机的格鲁曼和诺斯罗普公司那样引人注意。尤其是现在基本上不插足战斗机生产的道格拉斯公司,应该还是会比较顺利的。
这两家飞机公司中的道格拉斯公司在二战中表现的虽然没有共和和北美几家公司抢眼,但业绩和发展却是稳扎稳打。其生产的c四七、c五四军用运输机几乎成为运输机的代名词,而其民用型号dc三、dc客机更是几乎垄断了民用航空市场。
而波音公司则在生产完二六战斗机后,则完全退出了战斗机市场,潜心研制大型轰炸机。在后来的主打产品中b十七轰炸机此时刚刚完成量产,而后来的超级轰炸机b二十九还没有影子。
在群雄并起的航空市场之中,显得还有些默默无闻。与后世几乎独霸了整个世界大型客机制造业时候相比,此时还不那么的扎眼。尽管知道在这个二战中,整个美国几乎所有的飞机公司都赚的腰包极鼓。
但与后几年成为美国二战中最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七章 成交,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