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谭?(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期发展。不仅考虑到眼下钢厂恢复生产的方案,还为今后扩大生产预留了余地。
但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动力设备以及厂房的建设,都需要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电力等动力设施,只要要扩大一倍以上。这么一搞,日本人遗留下来的那个规模不大的特钢厂,很多方面都要重新规划。
仅仅建设钢厂所属发电厂和煤气厂,就需要扩容一倍有余。其煤气供应不仅要满足厂区需要,还要满足整个富拉尔基这个不大的城镇的需要。并为以后城市扩容,留下一定的余地。而且美国专家坚决反对按照苏联那样,一个工厂所有的东西都自成体系的建设方法。
美国人的意思是,随着工厂的发展,周边的城镇势必要有一个发展。工厂的所有附属设施,不应该由工厂自己建设,应该去搞社会化。这样就需要修建相应的交通线路,以及电力线路。
也就是说美国人的方案,完全依托美国人眼中的市场经济制定的,与苏联模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案。这样一来虽说附属设施投资量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没有必要组建。但是按照美国人的方案,基础建设的总投资数额要超过苏联专家的两倍有余。
苏联专家的方案更注重的是解决有无的问题,同时在规划上还有些狭窄。只考虑现在的建设和恢复生产的问题,对未来发展上的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多。而且按照苏联模式制定的规划方案,工厂自称社会体系的方案,校、医院等附属设施投入很大。
最关键的是按照他们的方案,以后要扩建将会变得困难,到时候投资更大。关键是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基建的压力会很大。在北满可利用施工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之下,这无疑会拖延时间的。
不过无论是美苏两国专家,拿出的两个方案可以说各有利弊。苏联人的企业等于社会的方案,眼下虽说看不出什么来,但是远的负担会相当的重。但美国人的方案,也是有些不恰当。
现在的富拉尔基,还相当的荒凉。本地人口的基数有限,校等设施更加有限。不建设职工宿舍,不建设医院和校,全部都依靠社会解决,根本就没有地方去解决。别说别的,就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职工和家属,住的地方都没有。
如果说按照一次性投资的方案,苏联人的计划更符合眼下的情况。但是如果从远来看,美国人的方案更合适。对于那位并不打算就此止步的东北重工业部来说,内心真的很看重美国人的方案。只不过从哪些方面考虑,他真正下决定的时候都很是犹豫。
而且两个人不能不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谭?,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