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4/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

中央从东北局上缴的经费之中结余的全部。

中央还将延安自然科院,所有的生连同稀少的教师一同都转到东北来。同时协调各个根据地选拔生,只要完成高中业的生,尽可能的选送东北。沦陷区的类似生,只要能够动员出来也要尽可能多的选送东北。

苏联人在国内物资匮乏,出于减轻国内负担以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物资,用于前线的想法,也严格的履行了协议。甚至不管中国方面负担的情况之下,还超额完成了当初的协议。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做了一定的手脚。

比如说四三年迁移过来的几所大,以、农、医,以及部分工科和师范类为主。

真正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大部分还是放在了国内。这样苏联人即减轻了国内的负担,也尽可能的避免了可能的人才外流。

但不管怎么说,也给了杨震借窝下蛋的机会。而且也算是天随人愿,可能是苏联人认为他们的中国同志,不会在这个时候培养根本没有用处的造船技术人员。此次全部迁移到东北上课的唯一一所苏联大,正好是专门培养造船行业的列宁格勒造船工院。

在四二年这所大迁移到东北之后,杨震第一时间便组织了一批已经完成俄语进修的生报考。结果在战争年代,因为一切保障前线,而苏德战争又是以陆战为主,从四一年开始就没有招生。前几届的在校生又很多去了前线,而显得空荡荡的这所院在一次被塞满的时候,里面的生已经变成了中国人为主。

没办法第一年抗联就选送了一千二百名本科生,九十多名研究生。这么一下来,这所苏联造船院除了教授是苏联人之外,生中国人反倒是占了六成。而且每个生基本上都享受到了特等教育,因为该校现在师资力量异常的充沛。可以做到五十名生,配备两到三个教授级人物教。
本章已完成!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