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日军在预定的突破地点,修建了大量的野战工事,并调集了大批的反坦克武器、野战重炮、装甲作战部队。
看着前线侦察部队转回的日军在察东修建筑垒地域的情报,尤其是侦察机拍摄的日军新修建筑垒地域的照片。陈翰章几乎一样就看出来,这是他在第一阶段会战时在通辽北遭遇的,曾经给负责突破的装甲二旅带来严重损失日军筑垒地域的加强和延版。
只不过日军在察东地区修建的这个筑垒地域,面积更加的广大,纵深也更宽。同时雷区的面积,要比通辽那一战的筑垒地域要大的多。仅仅在多伦至正镶白旗正面地域,就发现了四处大面积的雷场。
中间不仅有反步兵地雷,还首次发现了日军制式反坦克地雷。而反坦克壕的数量和规模,也超过通辽方向的筑垒地域。最关键的是火力密度,远远不是通辽战役时候所遭遇的日军火力密度所能相比的。
仅仅目前已经查明的,日军部署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几乎超过他在通辽战场遭遇的数量一倍。尤其是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数量,远远的超过当时通辽战场。这些还只能说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实际的数量有可能要多的多。
面对着突破地域日军火力的增强,以及部署的大纵深防御体系,陈翰章以当初在通辽战场上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多次反复的修改作战方案。侧翼迂回战术,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只是根据日军纵深部署调整,进行一些微调。
关键是在正面对二十六师团所在筑垒地域的攻击,这才是陈翰章方案调整的重中之重。但几次修改出来的结果,却总是无法让自己满意。通辽作战对陈翰章来说,相对惨重的教训,让陈翰章在最终方案敲定上显得很犹豫。
为了拿出最好和最稳妥的作战方案,陈翰章自二月中旬开始,数次冒险前往察东两军对峙地区亲自查看日军部署调整情况。并在杨震的批准之下动用部分重炮和轰炸机,对察东地区日军修建的筑垒地域实施多次的火力侦察和破坏行动。
但多次火力侦察的结果,却并不能让他满意。除了查明日军在察东地区部署的高射炮数量,远远超过之前历次会战这个结果之外,最多也就证明了日军战场工事的抢修能力相当的强。至于其他的,所获寥寥无几。
日军在抗联实施火力侦察的时候,为了做到最大的保密,宁肯被动的挨炮也不进行任何的还击。在步兵战地受到火力打击的时候,部署在纵深的重炮阵地一言不发。其所有的火力点,即便前沿部队发动试探性的攻击,但基本上只以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