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日军手中的英军馈赠(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

及二十五磅野炮,却是给抗联的突破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日军华北方面军利用这批九四式反坦克炮,以及大本营随后陆续调拨来的英制两磅炮,加上本身抽调的九四反坦克炮,集中总数足足三百余门的反坦克炮。在加上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沿着巴彦舒图、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直至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一线构筑了绵的反坦克火力网。

在一些可能成为抗联进攻的重点部位,如镶黄旗与正镶白旗一线,其反坦克火力密度甚至达到了每公里三十多门。再加上配属用来临时充当反坦克炮的英制十八磅和二十五磅野炮,其反坦克火力密度甚至超过了同期的苏德战场。

这些数量相当巨大的反坦克炮,再加上战前利用华北方面军所属修械所,关东军控制的满洲兵工厂临时赶制出来,本土调拨来五万多枚九九式和九三式反坦克地雷。在加上从正镶白旗直至化德一线挖掘的三道反坦克壕,组成了一道冈村宁次心中,不可逾越的反坦克火力火墙。

其反坦克阵地与反坦克火来配置,也在关东军抽调过来的,参加过通辽与林西作战的军官参与之下,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采取明暗堡配合,反坦克火力点与反坦克地雷网相互配给的大纵深反坦克火力点。

以威力最大,虽然没有穿甲弹但是使用高爆榴弹,对抗联使用的苏制轻型坦克威胁也很大的英制野炮,以及两磅炮为正面反坦克火力。使用九四式速射炮与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作为两翼火力配备。

以最轻便的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和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进行机动设伏,专门用来对付坦克最薄弱的侧后装甲。多种火力配合,形成远近结合的多层次反坦克火力点,再加上反坦克壕与密布的反坦克地雷,与各种反坦克障碍物,这位冈村宁次大将给抗联准备开展的装甲集群攻势,制造了一道相当丰盛的招待宴。

同时为了解决掩护的步兵,冈村宁次还用大本营调拨过来的英制维克斯重机枪,在反坦克火力点周边构筑了大量成交叉射界的明暗结合的机枪火力点。这种机枪对于机械化很差的日军来说,有些过于笨重了。但是用于防守,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这种机枪全重,比日军惯用的九二式重机枪还要轻上十公斤。而且射速更高,火力持续力也要远远的好于九二式重机枪。但日军却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也许是因为这种机枪在需要冷凝桶才能保证高射速,或是过高的射速对弹药消耗量过大,就认为这种机枪笨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章日军手中的英军馈赠,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