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2/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管英国人这个建议能不能真的实施。马上给航空兵下命令,让他们立即挑选六十名分队以上或是两年以上军龄的老飞行员,三百名新飞行员,三百名化水平至少在国高毕业的干部,外加一千五百人的空勤人员组成培训队,先进修英语。
同时要求军区政治部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给航空兵调集一批专业的英语翻译。当高禹民询问数量的时候,杨震只说了一句有多少要多少。并要求航空兵司令部和政治部,要抽调出最好的作训参谋,尽快的让这些翻译熟悉作战飞机的那些部件和战术。
翻译的工作,杨震一直都极其重视。要知道如果翻译不熟悉,很有可能翻译出来的意思跑题千里。设备上的差别倒是好纠正,只要能翻译出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但是战术和技术上如果翻译不到位,那就很容易耽误大事的。
这些翻译的一个口误,到了战场上是要用鲜血和生命来弥补的的。所以杨震要求航空兵的政治部,对这些挑选的翻译,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尽快的熟悉航空兵装备和战术,以及相对应设备。
结果他的这个命令,差点没有将军区政治部和航空兵给折腾一个人仰马翻。三百名新飞行员,航空兵方面倒是拿的出来。按照杨震的命令,航空兵现在培训的飞行员就在一千五百名。年底完成飞行训练的就有七百人。三百名飞行员,倒是不困难。
六十名老飞行员,而且全部至少是两年军龄或是分队以上的干部,咬咬牙倒也拿的出来。但是这三百国高化程度的干部,却是让航空兵很头疼。部队起点低,整体的化水平低,这三百名国高化程度的干部,实在是有些费劲。
作为整个抗联最优先照顾部队的航空兵,国高化程度的干部倒是不少,三百名也不是完全拿不出来。但这些干部,现在都是地勤上的主力。如果一下子抽调走过多,是要影响航空兵战备的。可一号的命令,谁又不敢抽条的去执行。
对于抗联所有的高级干部来说,如果说因为政委为人宽厚,他的命令如果耍点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讨价还价。三号的命令,也不是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话。那么一号的命令,可是谁也不敢在执行上打折扣。
最后无奈之下的航空兵,只能向军区代政委、野战军政治委员的李延平求援。好在身为政委的李延平,对部队的现状是了如指掌。考虑如果真的一下子抽调走三百名国高化程度的干部,对航空兵战备的影响,李延平还是做了一定的调整。
当然对于杨震的这个要求,他还是支持的。三百名国高化程度的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