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应该出现的麻烦(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
其中精华的,可供中国人习的地方固然很多。但是糟粕的东西,也不能算少。尤其是在对西方的军事理论理解和发展上,因为对手不同,出现了相当的偏差。对现代化作战理论,可谓是一知半解不说,还抱着传统一些已经陈旧的观念不放。
日军在全面防御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要塞型防御。这也是为何其在中苏边境上,按照地形的走向,修建了那么多的要塞群。至于城墙在更重视进攻的日军眼中,可以说是一种落后的军事防御手段,也是一种无能和懦弱的表现。
所以在当初构造通辽地区防御体系的时候,关东军在通辽外围周边,大势修建了那么多的筑垒地域,永备、半永备工事群的同时。非但没有对通辽城墙进行修补,反倒是因为修工事大量的取土反倒是还拆毁了不少。
再加上当年修建大通铁路、通郑铁路两条支线的时候,日本人控制的满铁,与那位东北王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硬是修建了两条相隔不过一公里,却就不连上的铁路线。多处铁路进出通道,更进一步的造成了通辽本就残破不堪的城墙,更加的破损。
可以说抗联在东、南两个方向,只要打到城墙下面,就可以很轻松的突破进通辽城内。那道已经破败不堪的城墙,早就已经无法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虽然在整个通辽战役打响之后,十四师团在各处坍塌处紧急抢修了一些防御工事,并在城墙上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但这并不足以时间阻击抗联部队的突击。因为这道残破不堪的夯土城墙,抗联完全可以使用炮弹,随时增加他们想要的缺口。没有瓮城,没有坚固的城口,甚至没有城门的城门,抗联随时可以用炮弹快速的打开进城通道。
尤其是作为铁路主要穿行的方向,而基本上被拆毁的已经所剩无几的东面城墙。一旦外围阵地丧失之后,全线取得突破更加容易的多。可以说整个通辽的防御体系,是以外围各个工事群作为依托的。至于城墙,压根就没有将他们当做通辽防御群的一部分。
因为对于关东军来说,本身已经残破不堪的通辽城墙,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之下已经没有任何维修的价值。与ng费资金和资源维修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城墙,还不如在外围多修建一些永备工事群。
这也是川并密中将在东面屏障最后一道工事群孔家窝堡丢失之后,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孔家窝堡。失去了孔家窝堡,整个通辽县城东面就失去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屏障。残破不堪的城墙,根本就无法作为一道完整的防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应该出现的麻烦,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