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断失误(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

赶上了主力,但是时间的高强度行军。让已经极度疲惫的十八师主力,只能暂时先休整一天以上的时间,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参战。在三师还要分出部分兵力警戒双辽方向敌军,以及钳制开鲁方向十四师团一部的情况之下,投入到对巴彦塔拉攻击的兵力,只有一个团。

机动步兵的数量不足,使得陈翰章原计划采用的利用自己部队机动能力强的优势,采取跃式攻击,以十八师配属部分坦克部队正面攻击,自己则带领主力避开巴彦塔拉正面,从侧面直插通辽的计划无法展开。

再加上通辽作为西满地区的核心纵深防御地带,关东军为了对苏作战,在通辽、开鲁、巴彦塔拉三角地带,修建了大量极其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群。其核心工事大部分都能扛住七十五毫米野炮平射的轰击,所有的炮兵阵地也全部转入地下和半地下。

其实在陈翰章实施穿插之前,总部下发的敌情通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太准确的。总部对通辽的日军工事群判断上出现了一些失误,以为作为西满重镇的通辽,作为关东军西满地区纵深战略要地,肯定会构筑有大量的筑垒地域,以作为二线要塞地区使用。

但是作为后方,他的工事群无论是坚固程度和密集度,肯定与作为关东军对苏作战一线的林西要塞群无法相比。但是实际上这个判断整个和真实的情况对比,正好是截然相反的。这里的工事群密度之大,坚固程度之高,绝对不比林西差的太多。

甚至在密度上,还要在地形相对有利的林西战场之上。至于原因很简单,虽然通辽位于整个西满所谓日伪国境筑垒地域纵深地带,但是因为这里正好位于西满地带的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丘陵群,与辽西的努鲁尔虎山,热河的燕山地带多条山地交汇地形之下少有的平原地带。

自古以来,便是松辽平原进入西满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蒙古人经略东北的重要通道无论是中原王朝从这里进入蒙古地区,还是蒙古人对东北的骚扰,这里都是必经之地。过了通辽,在向西就算是进入蒙古的游牧地区了。

而科尔沁沙地以及西辽河水系,的确可以作为天然屏障。是这里的地形大部分都相当平坦,却是相当有利于大量坦克机械化部队的运动。沙地不是沙漠,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地形却是差的太多了。

作为原来科尔沁大草原的一部分,科尔沁沙地的地势更加平坦,也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面积,同时这里也并不缺少水。这里虽然可以勉强作为天然屏障使用,作用远不如山地那么大。

地势平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断失误,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