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3/4)

作品:《抗日之我为战神

置上的优势,使其在此次会战之中占据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是说只要打通与晋察冀军区的联系,也就意味着打通了除了山东地区之外,整个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在热河正南方向,作为整个华北心脏地带平津地区日伪军兵力众多的情况之下。将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放在察南地区,选择日伪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展开,还是比较理想的。同时那里还有晋察冀军区北岳区的部队活动,可以在下一步作战之中起到一定的配合。同时在必要的时候,晋绥军区也同样可以参战。

在两位老帅看来,南下察南可以背靠外蒙作战。虽说需要面对两方面日军,但至少可以避免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同时察南地区紧邻热河,可以最有效的缩短必要的补给线,也有利于与关内老根据地的部队配合作战。

而且这不单单是两位老帅的意见,也是中央的意思。对于中央来说,此时正是抗联大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机。打通与关内陆地联系的重要性,中央不是不清楚。但是在中央看来相对于打通与关内陆地交通线的重要性,保护北满抗日根据地更为重要。

眼下中央绝对不希望抗联的实力,在大发展的前期受到太大的影响,以影响其下一步的发展。毕竟作为抗联的直接对手,至少现在关东军还是日军所有重兵集团之中,兵力最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集团。一旦抗联在此次战役之中损失过重,无疑会对整个北满根据地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对于两位老帅的意见,杨震并不否认的确在整体部署上相当的有利。但杨震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有些过于保守了。察南地区的确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眼下只拿下察南地区却是弊大于利。原因只有一个,不打掉蒙疆驻屯军的主力,这条交通线即便打通也显得很脆弱。

察南地区,距离日伪军驻扎重兵集团的平津地区还是太近,与山西的日军第一军辖区也紧密相连。日军蒙疆驻屯军的主要兵力,也部署在察南的张家口与大同两地。这里的纵深过浅,一旦周边的日军围攻,缺乏有效的回旋余地,这条交通线随时有被重新堵死的可能。单纯拿下察南地区,对打通交通线并无太大的好处。

而且与之交界的晋察冀军区只能控制乡村,大部分的交通线与城市还控制在日伪军的手中。尤其是公路线,还大部分控制在日军手中。大部分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还要经过层层的封锁线。这种情况之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运力极为有限。这在相当程度上也遏制了抗联与关内部队,互相补充血液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之我为战神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网址:https://www.88gp.org/0/614/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