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算力(2/3)

作品:《永不下车

是得不偿失,还要承担暴露行迹的风险。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算力,某种程度上,比算法更关键。

这样的认识,是方然对领域的观察而得出,和计算机课本上的说法大相径庭,但想一想也知道,再怎样精妙的算法、代码、程序,脱离实际运算平台的话也毫无用处;算法可以完善,可以拷贝再制,可以永续工作,然而建立在实打实计算机器之上的算力,却不可能凭空摹想,更不可能复制重用。

算力之于信息技术,正如能源之于传统产业那样,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基础。

因为在天下太平的时代,这种东西,正如毫不起眼的市电和自来水那样,付费即可使用,恍若唾手可得;

等哪一天失去,才知道该珍惜。

受到算力的限制,这种困难,方然暂时没想出什么办法来克服。

匿名账户上虽有大笔资金,事实上,已经超过了百万马克,也不适合用在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上。

变通的策略,按领域的粗略常识:

既然“算力*空间*时间”可认为是一个常数,那么,用时间换空间和算力,也是一个办法,说白了就是等待,假以时日,倘若花费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即便以现有的菲薄算力,或许也能精确定位“匿名者”,提交此人的详细资料。

但这和根本没有解决方案有什么区别呢。

几十年,几百年那样久,到那时,连人类文明都未必还存在,调查还有什么意义。

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不是只凭聪明才智就能突破,深秋的伯克利,坐在寝室电脑前的年轻人皱起了眉头。

方然没有在苦恼,而是,他在寻找其他的策略。

人力有所不逮,人工智能又有算力的限制,看起来,调查“匿名者”踪迹就成了一个近似不可能的任务。

但如果逆向思维,考虑调查过、或正在调查“匿名者”的同类,采取的手段大同小异,而又通过机器学习,对人类的搜索习惯了如指掌(除非自己是一个异类,方然自嘲的想,还真是呢),那么,即便面对近乎无限的数据而无从下手,他至少可以用去搜索调查活动留下的痕迹。

简单直白的说法,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事实证明,对这种程度的人工智能,改变用途并不困难。

到西历1472年冬季,又一个新年快要到来的时候,完全自主的开展工作,方然已完成了的改进测试,出于安全考虑,他不敢把意图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永不下车 最新章节第一二一章 算力,网址:https://www.88gp.org/0/167/128.html